博物馆如何赋能美好生活?最近有哪些新展推出?听听馆长怎么说|上海会客厅 焦点热文
- 来源:周到上海
- 2023-05-17 18:27:33
- 收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3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在上海,多家文博场馆于近期陆续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活动,欢迎市民走进博物馆,共同参与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在国际博物馆日发起相关话题,我们邀请到上海部分文博单位负责人,他们分别是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郑亚、闵行区博物馆馆长刘静、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土山湾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金志红。作为专业文博人,馆长们将分享各自观点,并介绍各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活动和新展内容。
(资料图片)
上海鲁迅纪念馆:博物馆为城市美好生活提供了特有贡献
Q新闻晨报·周到:围绕这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鲁迅纪念馆有推出相应的活动吗?
A 郑亚: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城市,上海的博物馆讲求专业品质、规范运行、公众服务,并且对博物馆类型、规模、定位、风格等多元化发展具有足够的包容度,这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智慧。鲁迅是中国新兴木刻之父,为了让更多人体验拓印的技艺与魅力,上海鲁迅纪念馆结合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在5月18日推出丝网版画拓印体验活动,让大家切身体验拓印魅力,更好地感受“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另外,自5月17日起,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故居免预约参观��>
追摹版画——5·18国际博物馆日丝网版画拓印体验
Q新闻晨报·周到:接下来鲁迅纪念馆会有什么新的展览活动,能否介绍一下?
A 郑亚: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原创特展“十年居上海——鲁迅之日常”将于6月6日至7月30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展出。
1927年,鲁迅来到上海,从此定居上海,生活、工作、战斗,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十年。此次展览从鲁迅的衣食住行出发,展出鲁迅相关实物展品122件(组),其中特别精选馆藏珍贵文物80多件(组),涵盖了鲁迅的生活用品、工作用具等类型,这些展品丰富呈现了鲁迅居住上海期间有血有肉的日常一面,集中展示了鲁迅在上海时期的生活、工作、交游中的崇高精神和价值观,也展示了鲁迅如何在重重的艰难中殚精竭虑,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化精神。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鲁迅雕像
博物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特有的贡献。也是考虑到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无论是目前在展的“鲁迅虹口观影之路”展还是即将推出的“十年居上海——鲁迅之日常”展,都试图从更为城市日常生活化的视角去展示更为立体真实的鲁迅,也让观众对上海城市历史有更直观深入的感受、认知与思考。
闵行博物馆:把博物馆变成讲述中国故事的历史课堂
Q 新闻晨报·周到:作为馆长,你怎么看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
A刘静: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涵盖了“博物馆、可持续性、美好生活”三个关键词。这个主题强调了博物馆在推动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人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作用和责任。
首先,博物馆肯定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普及科学文化,为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从中让公众通过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逐渐认识到物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且觉察到自己在社会持续化发展中可能会产生的作用。
闵行博物馆在5月18日—20日联手马桥文化展示馆开展马桥文化探秘活动
其次,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叙事者和传播者。通过主题性展览,解析文物,讲述历史,“以参观者为中心”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在历史故事中增加展品、展项的深度、宽度和张力,从视觉上、感官上刺激引发观众对展览的关注度,使观众和展览在理解和感情方面充分交流,产生共鸣,引导正向情绪,让整体参观过程变得更有趣。让观众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丰富、更美好。
Q 新闻晨报·周到:作为区级博物馆,闵行区博物馆的办展思路是什么?马王堆特展5月已经收宫,接下来会有什么新展?
A刘静:闵行博物馆(以下简称闵博)正在形成自己的办展思路——探源中华文明的脉络进行策展,将自带流量、中国顶级的文化题材做一遍,用精彩纷呈、自成系列的重磅大展,把中国历史串起来,我们希望这座区级博物馆变成市民美育之地,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历史课堂。
刚刚结束的马王堆特展(汉·无极—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2023年3月3日—5月3日期间举办)参观人数达到12.3万余人次,这是马王堆汉墓文物第三次走出湖南博物院,也是第一次来到上海。湖南博物院之所以选择“级别”不高、“资历”不深的闵博作为上海首站,可能是考虑到闵博在借展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从西安博物院借展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以及从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借展的“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都是2022年的网红展览。
2023年3月3日-5月3日,汉·无极—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在闵行博物馆举办
闵博的下一个特展是6月即将开幕的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展。5月17日起,闵博和张充仁纪念馆入馆无需预约,博物馆的微信预约入口也即将关闭,欢迎大家来博物馆参观!
奉贤博物馆:为观众重拾构建美好生活的心灵力量
Q 新闻晨报·周到:这次国际博物馆日,奉贤区博物馆有推出哪些专题活动?
A张雪松:从5月16日至5月20日,我们已经陆续开展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活动。其中,持续——“致未来的自己”活动,观众将在年5月18日之后收到自己在三年前写下的明信片。2020年5月,观众在博物馆寄出了明信片,那么,当时的愿望是否实现了呢?如今的生活又是什么样?三年之约,如期而至,这些保存的明信片将在5月18日统一寄出,观众收到这封来自过去的自己寄来的明信片,让大家重新找回生活最初的美好愿景。奉贤博物馆(以下简称奉博)希望以实践公众服务理念的延伸,以更开放、更温暖的视角发挥博物馆力量,为观众重拾构建美好生活的心灵力量,这个也是契合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
2023年5月,在奉贤博物馆寄出“致未来的自己”明信片的观众,将收到自己在三年前写下的明信片
Q 新闻晨报·周到:去年奉贤博物馆把秦始皇陵兵马俑带到了金海湖畔,今年会为上海的观众带来什么大展?
A张雪松:今年5月26日—10月8日期间,奉博将推出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汇集10个省市26家博物馆及研究机构180余件汉字相关文物精品,从新石器时代刻符到甲骨文直至当前,为数不少的国宝将首次与上海观众见面,经过精心策展梳理出中国汉字数千年的演变轨迹,凸现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及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相信这个展览也会成为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在今年暑期的首选大展。
奉贤博物馆发布的“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倒计时10天海报
土山湾博物馆:讲好海派文化、海派工艺渊源的故事
Q 新闻晨报·周到:土山湾博物馆于5月18日起重新对外开放,当天正好也是国际博物馆日,你们准备了哪些活动呢?
A 金志红:经过两个月的改造,门厅焕新后的土山湾博物馆自5月18日起恢复开放。这既是对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也预示着土山湾博物馆将以更昂扬的姿态,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继续讲好海派文化、海派工艺渊源的故事,彰显中西文化交融的薪尽火传。
为此,土山湾博物馆重磅推出了展览《历史回声:土山湾近代音乐教育文献展》;其次是“乐回土山湾”系列活动,特邀海派历史以及音乐领域的专家举办四场专题讲座,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们会以历史上的土山湾乐队为蓝本,开展“博物馆奇妙夜——乐回土山湾”沉浸式音乐体验活动,带领观众更加生动地领略土山湾鲜为人知的西洋音乐教育先驱的历史。
5月18日晚上“博物馆奇妙夜——乐回土山湾”沉浸式音乐体验活动
Q 新闻晨报·周到:刚刚你提到文献展,能否介绍一下开馆之后的第一个展览?
A 金志红:5月18日土山湾博物馆焕新亮相,我们与开馆同步推出年度特展《历史回声:土山湾近代音乐教育文献展》,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实物,展示土山湾在近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让音乐与历史邂逅,在岁月里沉淀出回响,谱写出美好生活之歌。
土山湾博物馆《历史回声:土山湾近代音乐教育文献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