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登月用的土星五号的实物在哪里?-焦点信息
- 来源:观察网
- 2023-06-14 20:24:34
- 收藏
近期关于登月的阴谋论不知为何,居然在观网评论区大肆炒作。其中有一些反智主义观点宣称“土星五号已经没有实物”、“图纸丢失”、“美国没有能力建造”、“图纸和概念图和星球大战一样没有意义,没有实物证明”,但事实上这些都是不正确且带有主观情绪化的推论,也没有经过任何的实地考察和调查。
事实上,土星五号作为SLS(太空发射系统)出来前世界上推力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至今为止还有几枚土星5号火箭在美国不同地方展出,展出的地方如下:
一枚火箭在约翰逊航天中心中展览,这枚火箭的第一级推进器来自SA-514,第二级来自SA-515,第三级来自SA-513(SA-513的第三级被替换成了天空实验室)。这些推进器在1977年到1979年间运抵航天中心,一直开放展出,直至2005年在其周围建造保护结构才暂停展出。这也是唯一的一枚展出中的完整的土星5号,其各级推进器都是为发射而制造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枚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它由S-IC测试推进器和SA-514的第二级、第三级推进器组成。它已经在室外展出了数十年,1996年,它被封闭起来以进行保护。
两枚火箭保存在亨茨维尔的美国航天火箭中心:
水平展出包括S-IC-D、S-II-F/D 和 S-IVB-D推进器,这些推进器都是用作测试的,而不是用于飞行。这枚火箭在室外展览了数十年,然后重新修复,在戴维森航天探索中心进行展出。
垂直展出的是在1999年建造的复制品。
SA-515的S-IC推进器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密乔装配厂展出。
SA-515的S-IVB推进器用作天空实验室的备份,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进行展出。
位于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S-4B推进器与俄罗斯/苏联联盟飞船的组合体,这是美苏太空合作的里程碑的事件,两国不同的航天器在太空完成交会对接。
性能参数(百度百科):
美国土星5号是截至目前仍是人类历史上使用过的自重最大的运载火箭,高达110.6米,起飞重量3038.5吨;总推力达3408吨,月球轨道运载能力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土星5号是三级火箭,由S-1C第一级、S-2第二级、S-4B第三级、仪器舱和有效载荷组成。第一级长42米,直径10米,到尾段底部直径增大到13米。尾段上装有4个稳定尾翼,翼展约18米。第一级采用5台F-1发动机,推进剂为液氧和煤油,2个10米直径的铝制推进剂贮箱用桁条和隔框加强。第二级长25米,直径10米,采用液氧液氢推进剂 ,共用5台J-2发动机。第三级长18.8米,直径6.6米,1台J-2发动机,推进剂为液氧液氢。
实体展示:
对于所谓的“土星五号只有图纸没有实物”的指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展示实物。那么本文我们伴随着一位中国游客的游记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来领略一下位于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世界上唯一一枚完整展出的土星五号事物吧(图片来自水木山人博客):
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土星五号展馆,原本是露天展出的,2005年后在其原址搭建了一个展厅以此保护展品
火箭头部,从左至右包括了逃逸塔、阿波罗飞船的返回舱、轨道舱和登月舱的整流罩
火箭底部第一级发动机,五个推力巨大的F-1型主发动机,F-1火箭发动机是有史以来人类制造的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也是推力仅次于俄罗斯RD-170的世界第二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近距离欣赏F-1型火箭发动机喷口
一级推进器主体
主发动机的整流罩,由于五联装的主发动机直径已超越了火箭一级直径,为此在四个外侧的发动机上方增加了四个整流罩过度
土星五号的二级推进器,是五个J-2型低温火箭发动机
一级推进器的头部与二级推进器的尾部
二级推进器的头部
三级推进器的尾部,主要是1台J-2发动机
三级推进器的J-2发动机喷口细节
二级与三级的衔接部分,由于三级直径减少,二级到三级实际还有一个圆梯形的整流罩作为过渡
三级头部
三级头部近距离拍摄,可以见复杂的管线,典型冷战时代的风格,这些细节也是各种“模型”不存在的。
圆锥形指令舱,又叫返回舱,是阿波罗飞船唯一会返回地球的部分。上面是逃逸塔,下面是服务/轨道舱
指令舱下方灰色的是服务/轨道舱
轨道舱外侧凸出的喷口是姿态调整发动机(RCS)。用于用较小推力来实现飞船在空间中的翻滚和对接移动
轨道舱与第三级之间有四个整流罩组成的圆梯形过度,里面是空的,这是火箭的货仓,用于搭载登月舱组件。进入轨道后,这部分整流罩会打开,并分离轨道舱与登月舱。并在随后由指令/返回舱作为头部去与登月组件对接,在轨组装完成整个阿波罗登月飞船组合体。由于两者分离距离并不远,从第三视角看就相当于前半部分原地掉头和与后半部分直接对接。
从尾部方向看货仓,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段就搭载在这个舱段内部。
货舱的内部,最深处可见其前端的深棕色圆形物体是服务/轨道舱火箭发动机的喷口
最上方的逃逸塔,实际就是一个有较高燃速的固体火箭,搭载神舟飞船的长征二号也有类似的东西。一旦发射阶段出现危险,逃逸塔会立刻启动,并同时让返回/指令舱与火箭主体分离,由逃逸塔带着载人的返回舱远离火箭并用降落伞在海面上实现软着陆。
整个火箭头部
火箭整体结构可见这个示意图
关于所谓的“图纸丢失”:
土星五号的工艺图纸,保存在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微缩胶片上,并没有丢失。
登月阴谋论一直存在,其中一个观点就是说土星五号的图纸丢失,然而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没人任何正规媒体公开宣称过土星五号的图纸丢失。
关于土星五号图纸丢失的观点,来自于地摊文学作者约翰.刘易斯,在1996年出版的《挖掘太空》一书中,他扬言找了很多年土星五号图纸没有找到,于是下结论图纸丢失,并被阴谋论者引用,然后以讹传讹。
即便后来美国国家航天局公开否认过,并补充说明了土星五号图纸保存在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微缩胶片上,但还是有人对阴谋论深信不疑。
网络中可以很轻易找到土星五号图纸
Saturn 5 Blueprints Safely in Storage
A NASA official has denied a claim made by a book author that blueprints for the mighty Saturn 5 rocket used to push Apollo astronauts to the moon were lost.
The denial came in response to a recent story in SPACE.com that reported on a claim John Lewis made in his 1996 book, Mining the Sky, that he went looking for the Saturn 5 blueprints a few years ago and concluded, incredibly, they had been "lost."
Paul Shawcross, from NASA"s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 came to the agency"s defense in comments published on CCNet -- a scholarly electronic newsletter covering the threat of asteroids and comets. Shawcross said the Saturn 5 blueprints are held at the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on microfilm.
"There is no point in even contemplating trying to rebuild the Saturn 5 ... The real problem is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arts that are simply not manufactured any more."
"The Federal Archives in East Point, Georgia, also has 2,900 cubic feet of Saturn documents," he said. "Rocketdyne has in its archives dozens of volumes from its Knowledge Retention Program. This effort was initiated in the late "60s to document every facet of F 1 and J 2 engine production to assist in any future restart."
Shawcross cautioned that rebuilding a Saturn 5 would require more than good blueprints.
"The problem in recreating the Saturn 5 is not finding the drawings, it is finding vendors who can supply mid-1960"s vintage hardware," he wrote, "and the fact that the launch pads and vehicle assembly buildings have been converted to space shuttle use, so you have no place to launch from.
"By the time you redesign to accommodate available hardware and re-modify the launch pads, you may as well have started from scratch with a clean sheet design," he wrote.
至于有观点认为“载人登月之前没有进行无人的全流程实地测试”并以此来否定载人登月,这种观点显然犯了基本逻辑错误,简单的说,阿波罗计划中能够进行测试的部分,都由包括勘探者计划、以及阿波罗计划前10个飞船相关测试完成,并取得了大量数据。而由于月球上升段与轨道舱重新交会对接根据轨道安排需要在月球背面进行,在当时由于没有中继卫星无法进行地面遥控,这部分必须由人进行操作,因此不可能提前测试。从这个观点看,我们可以说,阿波罗11号的载人任务是承担了一定的未知风险,但承担有风险,与是否完成载人登月是不构成对立关系的。在美国冷战时期几乎是与举国体制之力与苏联竞争,那么为了抢先完成登月壮举,在没有进行充分完整测试前就让人直接进行实际飞行,这并不矛盾。你可以说这是蛮干,但蛮干并不代表就一定会失败。也没有任何人类太空探索活动我们是完成了所有检验,零风险就上天的。拿所谓存在风险去否定登月,逻辑上就站不住脚。
就如同一些反华组织质疑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是造假一样,你能说因为“中国之前没有进行过无人的太空行走,没有实地测试过国产的舱外航天服”,就如同这些反华组织造谣一样,认为中国人的太空行走壮举是造假吗?这显然是没有逻辑性的。
至于又有一些人声称“美国所有的东西不可信”“中国所有的东西都可信”,这已经脱离了理性讨论范畴,把一个问题政治化,属于流氓观点,不值得一驳了。
航天本身就是高风险事业,载人航天尤其如此。也正因为如此,载人登月才被载入史册,被全人类所铭记。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官方网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