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唯一非遗清真菜获评上海老字号,8旬掌门人讲述五代传承故事

  • 来源:周到上海
  • 2023-06-23 06:15:33
分享到:
  • 收藏

“4块5一只的牛肉煎包,今天卖了近五千只!”

“三黄鸡也卖了一百多只!”

深夜的杨浦区平凉路上,结束了一天的营业,一心斋清真饭店的员工们正忙着核对账目。80岁的饭店负责人马旺林回到办公室,打开刚刚收到的荣誉证书:“我们的清真菜,终于评上了上海老字号!”


(资料图)

老食客都知道,一心斋的清真菜点制作技艺,属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一心斋的“掌门人”马旺林,就是这门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最近,又一则好消息传来,在上海市公布的2023年“上海老字号”名单中,一心斋荣列其中。

为了经营好这项“祖传美味”,马旺林几乎每天都在店里忙碌。白衬衫、黑西裤、白皮鞋让他整个人都很精神,看起来仿佛才60出头。

外在状态提起来了,内里的功夫更要到位。马旺林从祖上传承了不少秘方,也练就了一手调配菜肴的绝活,并将技艺分享给大厨们。

“我爷爷1913年创办马记清真饮食摊,到2023年正好110周年。”马旺林告诉记者,从爷爷马世盛到父亲马兴邦,再到马旺林本人,马家的清真菜非遗技艺已经传了三代。

为了延续老字号,马旺林还在做更多努力,培养儿子马军和00后外孙成为第四、第五代传承人。“有传承人的老字号才有生命力。”做了一辈子餐饮的老人说。

祖传配方里,有爷爷的味道

牛肉煎包和牛肉锅贴,都是一心斋的招牌点心,屡屡创出售卖奇迹。

店堂里,一心斋的“夏日四大件”——冷面、冷馄饨、刨冰、酸奶,不断被端上餐桌。顾客张阿婆娴熟地夹起一筷牛肉丝冷面,再吮一口绿豆刨冰,直叹“一心斋是懂上海人的!”

马旺林的清真菜不但打动了顾客,也打动了非遗项目的评委。他还记得评审时的场面。牛肉煎包、牛肉锅贴、酱牛肉、三黄鸡……这些令马旺林骄傲的美食,一碟碟排在评委面前。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牛肉煎包,两面金黄,滋滋冒着热气,散发出阵阵油香。酱牛肉质酥嫩,泛着红光。三黄鸡入口即化,能品出悠悠的鸡油香。

看似家常的菜品,怎样抓住食客的胃?马旺林坦言,选料有很深的门道。牛肉煎包和牛肉锅贴是招牌点心,都用牛后腿肉做馅料,没有筋、没有皮、没有油,确保口味鲜嫩。拌料时,马旺林琢磨发现,加点卷心菜口感更好。

拌好的料要加生抽、老抽、十三香等调味料调制,有的配料甚至只有马旺林自己知道。那是爷爷马世盛传下来的秘方,凝结了爷爷的味道。牛肉锅贴里的汤汁也是独家调制的,口感鲜美。至于酱牛肉,用料又不一样,要用带筋的肉,嚼起来才香。

获评2023年“上海老字号”的,是一心斋的三黄鸡。鸡是本地品种,选用南汇90天以上的鸡,先圈养,出售前再散养20天,力求皮脆肉嫩。“每天早上4点,三黄鸡就会送到店里,你们6点上班了就把它洗干净,当天的鸡做菜才新鲜。”马旺林叮嘱大厨。

除了大荤,主食和冷饮也颇受欢迎。就拿“夏日四大件”里的冷面来说,面是指定的加工厂根据一心斋要求加工的,嚼起来很劲道。马旺林总结了九个字,作为下面的口诀:水要清,火要大,面要少。“一大锅74公升的水,最多下五斤面。拌面的酱油也是自己调的,要咸淡适中,口味鲜香。”

老马还告诉记者,花生酱是冷面的灵魂。“外面买的花生酱,有时是用花生油和面粉调制的,吃起来黏牙,我不喜欢。我们是用八斤花生和两斤芝麻,一起炒熟之后当场磨粉。这样成本肯定比别人家高,大约翻一倍,但是做出来香啊。”

一份清冷面,十块钱管饱。想配浇头也可以,芹菜、牛肉丝、素鸡、烤麸、绿豆芽……统共十几种,任君选择。

主食吃好了,再来杯刨冰。常见的做法是炒冰,把冰和糖水打在一起,但一心斋不一样。“我们选择最传统的做法,将冰和糖水分离。一杯刨冰,最上面是一座小小的冰山,中间是冰水,底部是加糖的料。”马旺林向记者展示人气颇高的赤豆刨冰,豆粒颗颗饱满。“赤豆我用大红袍,煮起来易酥,又不会烂。冰水分离,口味才清爽,食客如有需要,可以自己搅拌。”

匠心,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菜品技术上,马旺林不断改进。为了满足大量烹饪的需求,炊具也在。比如,做牛肉煎包用的平底锅,已经换了特别大的那种,一锅能煎50只。“要不然,一天卖四五千只的牛肉煎包,怎么来得及做出来?就这样也要煎一百锅呢!”

一心斋的营业时间是早七点到晚九点,条件允许的话,每天都开门。马旺林倒不觉得累。为了看起来更精神,他还把头发染得乌黑。“我还不到十岁,就帮着我爸经营清真菜。身高够不着灶台,就先打下手。一眨眼就是一辈子。”

到现在,一家五代延续同一门手艺,马旺林觉得很有意义。他还依稀记得爷爷马世盛的模样:留着一撇白胡子,常年身着白袍,典型的回族老人。爷爷是山东曹县人,曹县如今以汉服出圈,当年可没这么“潮”的画风。不过史料里说,爷爷创办的“马记”清真饮食摊很受欢迎,牛肉煎包、咖喱牛肉汤、酱汁牛肉、葱油拌面……都是招牌。

1938年后,马世盛老先生带着儿子马兴邦移居江苏镇江,把清真菜点特色一并带了过去。1943年,马旺林在镇江出生。20世纪40年代末,他跟着父母来到上海杨浦,住在黄兴路。“老早那块地方很荒凉,讨生活的老百姓自己搭个简屋,有瓦遮头就好。哪像现在的杨浦,什么都有,真是一个地一个天。”

为了生计,“马记”清真饮食店在黄兴路开起来了。“就只有自家那个房子,前面一半是店面,摆个案板,摆个炉子,就能蒸馒头、做锅贴。后面一半住人。”因为是长子,马旺林要帮父亲搭把手,拉风箱、洗笼布、搞卫生、揉面。个头高了,手艺熟练了,就学着自己下厨。“我家兄弟姐妹五个,就我一个人跟着爸爸做清真菜。不过我真的喜欢这一行。”马旺林说,唯一遗憾的,是家贫让他失去了升学机会。“我在控江路第二小学读书,是班长,也是三好学生。但是家里实在困难,我读了没几年书,就辍学在店里干活。”

1958年,15岁的马旺林和父亲一起,成了国营双阳清真饮食店和新创办的“一心斋”饭店员工。“一心斋一开始就在平凉路上,规模远没现在这么大。我是学徒,拿18块一个月的工资,我爸是厨师,一个月50多块,我们两个人负担一家七口的生活。”透过玻璃窗,目睹昔日的同学背上书包走进中学大门,马旺林羡慕又失落。他还试图躲起来,不让同学看到自己在打工。

十五年后,30岁的马旺林成了这两家国营饭店的经理,继续钻研清真菜。“一心斋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饭店再一次转制,我被指定负责一心斋的经营。当时一心斋店面就200多平米,我带了二十几个员工,在店里卖牛肉煎包、牛肉汤等等,品种很有限。我就打算把品种丰富起来,把店做大。”

一门老字号,五代人传承

马旺林认为,上海人最喜欢的肯定是本帮口味,“我从小生活在上海,当然懂上海人的需求。”

“一心斋在五角场还有一家分店,在第一百货三楼,地方不大,卖不了炒菜,主要供应牛肉煎包、牛肉锅贴、牛肉汤、刨冰等等基本的点心。”

饭店的生意兴隆,是城市欣欣向荣的一个侧面。“一心斋刚刚创办的时候,上饭店吃饭就像过节一样隆重。谁家一个月能到店里来一次,就算条件很好了。”马旺林回忆,“以前一个牛肉煎包卖几分钱,一个大人带两个小孩来,买一个煎包,分成两半,两个孩子一人一半,大人自己舍不得吃。也有的人过来只买一根油条,回去配泡饭吃,或者蘸点酱油,当一个小菜。现在条件好了,有的人甚至每天都来,把一心斋当食堂了。”

菜品日益丰富,背后是生产资料机械化的助推。“生炉子、烧煤气的年代,能烧的菜肯定有限。现在的一心斋,光说点心,油锅里煎的、炉子上烘的、蒸锅里蒸的,都可以做。”马旺林指指墙上密密麻麻的菜单,“所有的餐食我都会做,我自己调的配方,再去教店里的骨干。”

■马旺林和厨师一起做点心

师徒之间为了互表诚意,会举行一个简单的拜师仪式。“我可不要他们跪下来倒酒,他们只要站在我面前,敬一杯茶,师徒互认,就可以了。我会尽我所能,把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再去带新人。”

马旺林深知,老字号要延续,必须有人传承,光靠师徒授受是不够的。于是,他有意为自家的非遗技艺培养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我儿子马军也一心斋工作,管后厨。外孙23岁,在英国读研究生,学企业管理,毕业了来接我的班。”

马旺林还透露,自己年少失学,心中总有遗憾,因此外孙深造,他十分支持。每次上电视,祖孙三代总是同框亮相,希望延续和发展一心斋老字号。“外孙的文化基础比我好,眼界比我宽,又学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相信能为老字号带来新的生命力。”

标签: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怎么治疗痔_微速讯
资讯 2023/06/21
揭明星洞房尴尬爆笑事
资讯 2023/06/21
欧股集体低开
科技 2023/06/21
【天天播资讯】宋君
资讯 2023/06/21
苏陕协作 “南瓜北移”
地市 2023/06/21